# 宋明理学15讲

这是杨立华老师的一本书, 这里是一些笔记,记了一些感觉有意思的句子,印象深刻的句子。

# 1. 韩愈与儒学复兴运动

  • 儒家是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合道理的生活方式、符合人的本质的生活方式
  •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 2. 北宋士大夫精神与宋初三先生

  • 胡媛: 天地以生成为心

# 3. 诚体与太极:周敦颐的哲学

  • 在周敦颐看来,淡与和是好的乐的标准,这是儒家基本的艺术观点。儒家从来不讲艺术要以美为核心,周敦颐有这样一句感慨:“乐者,古以平心,今以助欲”,古代的乐是用来平正人心的,今天反而用来助长人们过分的欲望,“古以宣化,今以长怨”,古代的乐是用来宣扬政教的,今天却让人们彼此之间相互怨恨。这一感慨真是精彩!简直就是在讲我们今天的事儿。
  • 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
  • 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没有过分的欲望。

# 4. 《易》兼体用:邵雍的思考

  • 观物体用、体以四立、用因三尽
  • 邵雍住在洛阳,他的好朋友司马光、富弼等人为他在洛阳买了几间简陋的房子、几亩薄田,邵雍就很快乐,把自己这个住处命名为“安乐窝”。因为他每天都笑呵呵的,从来不愁眉苦脸,所以洛阳城中老少没有不喜欢他的。他每天固定时间去遛弯,很多人就沿着他遛弯儿的路盖了些房子,到他快出来散步的时候,这些人就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等着他来,希望邵雍累了能到他们家里坐一坐。
  •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中起经纶。

# 5. 自立吾理:程颢哲学的精神(上)

  • 程颢: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俱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幻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近代以来,梁漱溟先生是真正诚实地面对了这个国家和文化的命运,其他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点不诚实
  • 对佛教的批判:唯当自明吾理,吾理自立,则彼不必争
  • 道学话语的建构
  • 程颢:事有善有恶,皆天理也。天理中物,须有美恶,盖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但当查之,不可自入于恶,流于一物。

# 6. 自立吾理:程颢哲学的精神(下)

  • 在中国哲学的视野中,哲学的思考始终是跟生活安排有关系的,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要不断去探索一种好的生活安排,而这种好的生活安排背后又有形上学的、哲学的依据
  • 我常常在想,如果在未来儒学有第三期的发展,那么它一定指向一种中国式的现代性生活 ——不是复古的生活——的形上学基础的确立。这种精神的确立,须有孔孟思想的内在渊源,同时要接续儒学的第二期发展。
  • 生之谓性、不“强生事”、以觉言仁、定性

# 7. 气本与神化:张载的哲学建构(上)

  • 我特别喜欢张载。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张载的一切我都喜欢模仿, 比如张载喜闻驴鸣,我不喜欢也得觉得自己喜欢才行。
  • 气本论:虚与气

# 8. 气本与神化:张载的哲学建构(下)

  • 张载哲学这么一个复杂的概念系统,这么一个严谨的宇宙图式,它到底指向什么,它要论证什么?在这个过程里面特别重要的一个中间环节就是"感"。
  •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曾指出有三个字揭示了北宋士大夫的精神,这三个字分别是范仲淹的“忧”, 程颢的“仁”,张载的“感”。这三个字构成了北宋士大夫真正的精神根柢。正因为这三个字,北宋士大夫对天下国家才有那样的情怀。
  • 禀气清的人能够体会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比较清的人感受得比较远,这就是贤人。比较浑浊一点的人只能够感受到身边的人,再混沌一点的人就只能感受到自己的家人,再浑浊一点的就只能感受到自己,再浑浊一点的人对自己也就没有感觉了
  • 程子当年就感慨:怕就怕那天资好的人,天资越好越容易被抖机灵的学问带走,特别容易被抖机灵的学问、那种讲的好像特别高妙的学问给带走。而实际上,这类抖机灵式、玄妙的学问,对人的觉解程度没有一点点添加。专事捕风捉影,山脚下说山顶上的事。......为什么不能朴实一点呢?
  • 由于张载只是六经反复循环,所以他的诗写成那样子我们是可以原谅的。

# 9. 形上定体:程颐的思想(上)

  • 程子哲学的第一大贡献在于严格区分了形上、形下。
  • 程颐: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 生生之理
  • 道无无对

# 10. 形上定体:程颐的思想(下)

  • 程子强调形上形下的区分
  • “敬”这个字,可以说是儒家修养法门的根本。程子后来将自己的修养功夫总结为两句话:“涵养需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 我觉得孔子以后,儒学确实有越来越苛刻的倾向。庄子批评儒家:“明乎礼义,而漏于知人心”,也不是全无依据。......我常常想: 如果起孔子于地下,看到“二十四孝”得是什么心态!估计孔子又得给气回去......孝的确很重要,但也不能孝到肉麻的地步吧。《论语》里面孟懿子问孝,你看孔子回答得多好,就两个字--“无违”......"无违"的对象是什么?不是父母,而是“礼”。

# 11. 理气动静:朱子的哲学(上)

  • 朱子中进士的时候只有十九岁。朱子天分极高,小的时候喜欢读禅宗,所以他对禅学的批判也格外深刻,因为他小时候就熟。
  • 朱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非常崇高。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孔孟之后,一人而已,甚至可以说是孔子以后,一人而已。 朱子学问的格局极大,不仅思想深刻,学问也极为广博,而且诗文俱佳。
  • 朱子喜欢喝酒,喝了酒之后还要唱歌。朱子的好朋友张栻曾为此专门写信规劝他。
  • 体用
    • 朱子的世界观有着有如几何学般的精美和均衡,他曾有这样一段论述:
      • 大抵天下事物之理亭当均平,无无对者,唯道无对。 然以形而上下论之,则亦未尝不有对也。所谓对者,或以左右,或以上下,或以前后,或以多寡,或以类相对,或以反相对,反复推之,天下之间真无一物兀然无对而孤立。
    • 静为体,动为用。天是体,‘万物资始’处便是用,地是体, ‘万物资生’处便是用。就一把扇子来说,有扇骨,有柄,用纸去糊,就是体;人去摇扇子,就是用。
    • 体用的概念,具体体现为“始终”和“动静”。有“动静”,就有了空间。有“始终”就有了时间。只要以展现出时间和空间来,“体”就表现为“用”,就有了它的“用”。
  • 太极
    • “太极”讲的是“理”的问题
    • 朱子那里,格物就是穷理。我么可以从他格物的方向,看他要穷的是“理”是什么。
    • “用力之方,则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使之于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 这里所讲的“格物”的范围,从人伦到自然无不涵括其中。朱子本人就是这样做的。有一次,为了验证竹笋生长的过程,得出竹笋夜长数寸的经验。朱子对每一事物都有自己认真的思考研究,而这些思考研究又都能跟他的哲学思想统一起来。
    • 朱子要让人们通过这样的格物的实践,看到事物中的“所当然而不容已”与“所以然而不可易”。......在朱子那里,天理就是“所当然”,就是“应然”。
    • 天地万物是如何具有其“应然”的,这个背后的“应然”到底是什么?
  • 理与气
    • 理生气

# 12. 理气动静:朱子的哲学(下)

  • 理与气
    • 理生气
    • 理气先后:朱子说:“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
    • 理气动静
    • 理一分殊
  • 格物:“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积累久了,才能豁然贯通

# 13. 自作主宰:陆九渊与朱陆之辩

  • 陆九渊(1139-1193),字子敬。思想成熟极早,十四岁时读到“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尸子》,顿时觉悟,援笔疾书,写下著名的论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本心”概念是陆九渊思想的核心。“本心”是每个人都具备的饱满的道德情感。
  • 心即是理
  • 收拾身心,自做主宰
  • 格物与静坐
    • 陆九渊强调“静坐”,静坐内养是他的基本功夫。
  • 义利之辨
    • 做一件事情“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是君子、小人之别的根本。 陆子“辩志”的讲法非常可贵。人的行为当中,这一念之微是分别善恶的根本:你到底是想成为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你到底是出于公还是出于私,你到底是出于利的心还是出于义的心,都只在这一念之微。
    • 曾有人问陆九渊为何不注经,陆九渊说:“六经注我,我安注六经?”“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 朱陆之辩
    • 陆九渊准备的问题是:如果必须读书才能做圣贤,尧舜之前有何书可读?
    • 朱子想问但没有问题出来的问题是:如果不读书,孔子每天跟他学生在做什么?具体的辩论内容,并没有多少重要的理论问题。
  • 在陆九渊时代,很多儒者已经意识不到有为儒家生活方式的合理性提供论证的必要了。

# 14. 无善无恶:王阳明的心学。

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

  1. 心外无理
    1. 心即理,心是道德实践的主题
    2. 本心即理
    3. 性即理
    4. 十几岁上私塾的时候,阳明突然问塾师:“如何是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当然是读书中状元,阳明当即表示怀疑,他认为做圣贤才是第一等事。
    5. 他与一个钱姓友人,“指庭前竹,令去格看。”那钱姓友人对着竹子格了三天,什么也没格出来反而病倒了。于是阳明来格,格了七天也病倒了。
  2. 四句理
    1. 身之主宰便是心
    2. 心之所发便是意
    3. 意之本体便是知
    4. 意之所在便是物
    5. 物 --> 事
  3. 格物
    1. 格物 --> 格心
    2.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4. 知行合一
    1. 道德实践主体
    2. 知行观
    3. 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4. 知而不行: 知为私欲隔断
    5.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6.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恶念)
  5. 致良知
    1. 良知: 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2. 满街都是圣人,良知犹如镜子,即便锈蚀。
    3.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4. 致: 扩而充之,推而至极
  6. 四句教
    1. 无善无恶心之体: 体, 本然状况。人心如太虚,明镜
    2. 有善有恶意中动
    3. 至善至恶是良知
    4. 为善去恶是格物 本体是虚,而功夫是实

# 15. 理只是气之理:罗钦顺的思想

在宋明理学家中,罗钦顺对佛教的理解是他人所不能比拟的。罗钦顺有过顿悟的神秘体验。他某次散步至一个寺庙,问庙里僧人:“如何是佛祖西来意”,和尚随口回答:“庭前柏树子”。这其实是相当常见的禅宗的一个话头,他却认真思考起来,以致通宵达旦。精思既久,忽然浑身汗下,顿觉彻悟。以悟中所得与佛经相印,若合符节。通过后来多年的实践和反思,罗钦顺对禅学的问题和局限有了深切的体会,最终回到了儒家的路向上。

  1. 异学驳论:
    1. “圣人本天,佛氏本心,此乃灼然之见,万世不易之论。” 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里,世界的存在是无须证明的。
    2. 对于王学以及整个的心学传统,罗钦顺始终持批判的立场。在他看来,心学表面上倡导升学,其实私底下用的还是禅宗。
  2. 理只是气之理